白山市确立“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打资源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思路,积极摸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并进的转型发展之路,经济发展空间洞开。
绿色转型,打开经济发展新空间
在白山市包装工业园区,琦祥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茂君正查看从各地运来的废纸。作为白山绿色转型发展模式的代表,琦祥纸业从高耗能铝厂转型为利用废品再生的造纸企业,成功实现由资源消耗向循环经济型企业转变。
白山位于世界三大优质矿泉水水源地之一的长白山区。全市已探明矿泉水源地近200处,年可采量1.5亿吨。娃哈哈、恒大冰泉等水企齐聚,2014年矿泉水产量300万吨,占工业产值11.2%。
白山以项目带动促进转型。施慧达药业集团自主研发的降压药产品实现全国同品种销售第一,实现产值23.8亿元,利税2.61亿元。副总经理周英说:“市里从人才引进到项目扶持,从税务征收到市场维护,都给予极大帮助,让我们下定决心在这里扎根。”
翻开《白山市绿色转型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围绕综合实力、产业转型、发展潜力、资源环境设置的43项指标清晰明确,每项考核指标的目标、路径、任务、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一目了然。“宏观形势、自身问题和发展要求都‘倒逼’我们,必须以深化改革、经济转型的新成效实现白山新一轮发展的新突破。”白山市委书记李伟说。
生态转型,保护青山绿水
“保持青山绿水、保护长白山生态屏障、保证一江清水,既是政治责任,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李伟说。
白山以发展绿色经济为目标,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加快林业棚户区改造,引导林区人口有序“下山”。
在抚松县松江河镇的林业新村小区,棵棵红松点缀在小桥流水人家之间,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3年前,松江河林业局职工于秀山一家3口从山上搬进52平方米的楼房里。“以前在山上住,砍柴烧火,刮风下雨不抗冻。搬下山后,看病、孩子上学都非常方便。”他说。
白山计划生态移民约8.2万户、19.9万人,可还林910平方公里,腾出7000多公顷宅基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植树2.73亿株。“每年节约林区居民烧柴181.6万立方米,超出全省2012年木材采伐总量,为经济转型释放出巨大的生态潜能和发展空间。”白山市长彭永林说。
白山市中天农业园是集果蔬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科普教育、农业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通过大力发展棚膜经济,全市蔬菜自给率达到61.2%,生态特色农业效益凸显。”白山市农委主任范传福说。
大山合集团是白山响当当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作为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产菌棒1000万棒,辐射带动1000户农民从事食用菌生产,为食用菌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将推进整装勘查,促使矿产冶金、新材料等产业实现突破,作为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第一接力棒’。”白山市发改委副主任梁仁波说。
白山积极参与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投入勘查资金5.8亿元,完成4个整装勘查区的详查报告,铁矿石、硅藻土、金、铜等一大批资源“现身”,潜在市场价值将超过1万亿元,为绿色转型提供资源保障。
白山市东北亚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紫砂陶器生产线、硅酸钙板生产线、石膏板生产线以及石膏粉生产线正在忙碌地运转。2014年研发的新型绿色环保节能建筑材料——硅酸钙板,以白山独特的硅藻土为主要原料,环保安全,甫一投放市场,即引高度关注。
白山硅藻土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储量6800余万吨,保有地质储量2亿吨以上,占全国的54.8%,远景储量在6亿吨以上,居亚洲首位,品位世界第一。建立“院士工作站”之后,研究人员充分利用硅藻土资源开展硅藻土重大关键技术项目的攻关,加大生态环境材料开发、推广力度,打造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壮大矿泉水、矿产冶金、人参3大支柱产业,做强能源、旅游、医药、林产品加工、特色农产品5大特色产业,培育新材料、现代物流两大新兴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有力地推动白山经济社会的发展。2014年,白山市412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82.7亿元,同比增长7.2%,由年初的全省排序末位,到年底增速居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