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报道,在沂南县,石英砂加工企业有100多家,大多数都是小企业,设备落后、工艺简单,在生产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河流污染。沂南县环保局局长姚贵仁称,“湿法加工的一个生产加工企业,每天要排出大量的微沙来,微沙要排到地表水,特别是河流里去,对生态是一个大的灾难,作为一个中型的石英砂湿法加工企业,每天需要抽取地下水三千多立方,这对我们水资源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连续几年的社情民意调查,石英砂加工都排在群众最不满意的十件大事前列。但对于财力并不宽裕的沂南县来讲,要完全舍掉这块利益却不容易,2013年,石英砂行业上交税金7500多万元,对县财政的贡献排在了第三位。沂南县经信局副局长刘建华称,“通过治理,肯定有一部分企业不允许生产了。担心一个是企业对自身的利润有影响,县里(担心)对县里的财政贡献也有影响。”
从2014年4月份起,沂南县痛下整治决心,关停违规企业,整顿合法企业,加强环保监管,提高行业门槛。晟泉集团就在这次整治中主动追加了3亿元的投资,把尾矿中的微沙收集起来,搞精深加工。临沂晟泉集团总裁赵祥告诉记者,“这个就叫超纯超细球形硅微粉,它的目数达到2300目,而我们吃的面粉是120目左右,也就是说它是普通面粉的20倍。它的价格也是我们普通石英砂的20倍。”
整治半年多来,沂南县的石英砂加工企业从107家减少到了68家,产量由2014年的近700万吨减少到2014年的500万吨,普通石英砂的价格却由60元一吨提高到80元一吨,上交的利税近1亿元,经济效益不降反升。沂南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唐音波称,“一个产业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它的经济成本,更重要的还要考虑它的生态成本和环境成本。这样经济发展才真正有价值,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