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让供应商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中国石墨烯产业“梦之队”在崛起

   2014-12-06 本站admin11130
核心提示:微粉网讯:“这是真的吗?真是用石墨烯做的手机?”诺奖得主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爵士2013年2月在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意外收到一份稀罕之物——全球首款石墨烯触屏手机时惊异地问道。他和其导师因研究二维材料石墨烯开创性实验而获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仅二三年后,竟亲眼所见石墨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产品。 “当然,你若不相信,请自己检测一下吧!”赠与礼物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名誉理事长冯冠平笑答。后来,诺沃肖洛夫每逢遇到中国代表团访
 中国石墨烯产业“梦之队”在崛起
 
微粉网讯:“这是真的吗?真是用石墨烯做的手机?”诺奖得主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爵士2013年2月在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意外收到一份稀罕之物——全球首款石墨烯触屏手机时惊异地问道。他和其导师因研究二维材料石墨烯开创性实验而获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仅二三年后,竟亲眼所见石墨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产品。
 
“当然,你若不相信,请自己检测一下吧!”赠与礼物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名誉理事长冯冠平笑答。后来,诺沃肖洛夫每逢遇到中国代表团访问即会展示这一独特的手机。这使得他2012年在《自然》上发表的石墨烯路线图中的第一个应用——触摸屏成为现实,恐怕这是史上诺奖成果最快的转化。
 
这款惊艳的手机出品于坐落在风景如画西太湖畔的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园。那里,正在崛起一支中国石墨烯产业“梦之队”,刷新着一个又一个第一……

首家石墨烯上市企业诞生

 
乍一看,有神奇材料之称、曾比黄金价格还昂贵的石墨烯貌不惊人。科技日报记者在国内首家主营石墨烯业务、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几个玻璃瓶中,看到了它的黑色粉体和黛青色液态“真身”,掂量下分量很轻。当然,对于这种目前世界上最薄、仅为头发丝二百万分之一的纳米材料,用肉眼无法将其一一辨清。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经过大量试验,发现石墨烯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强度最大的材料。据测算,如果用石墨烯制成厚度相当于普通食品塑料包装袋的薄膜(厚度约100纳米),它能承受大约两吨重物品的压力,而不至于断裂。同时,良好的导电性将极大地防止电化学腐蚀的发生。
 
研究人员说,只将极微量石墨烯粉末添加到涂料中,其性能要远远超过目前市场上最好的涂料。若采用以石墨烯为主体的烯锌型防护涂料,其耐腐蚀性能是传统环氧富锌底漆的4倍以上。将其应用于海上风电设备不仅优化性能,还大幅降低成本,一份石墨烯可替代传统涂料中50份锌粉,目前锌粉价格每吨14000元。在分别用含有石墨烯的涂料和传统涂料涂过的钢板在经重击和强化腐蚀对比试验后,记者看到前者完好如初,呈现出非凡的抗腐蚀和抗击打能力,而后者已经变形破损和斑驳锈蚀。
 
2013年11月,第六元素向石墨烯粉体产业化进程迈出了突破性的一大步,100吨氧化石墨烯/石墨烯粉体生产线正式投产,使石墨烯生产由公斤级向吨级迈进,将大幅度降低石墨烯粉体的应用成本,主要应用于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等。相关产品获得了德国tuvnordis9001石墨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今年11月12日,第六元素成功进入“新三板”上市,终结了之前国内石墨烯股只停留在概念的阶段,成为这一行业首个真实股。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指出,这在国内推进石墨烯粉体产业化的进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创业发展到现在的成果,对于留美博士、第六元素董事长瞿研真是始料未及。他感慨地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当初我回国创业心里根本没底,因为这个行业技术门槛相当高,对国内创业环境也没过高期望值。而真没想到会发展得这么快,天时、地利、人和,我赶上了海归回国创业的好时候!”
 
他说,首先,是我们用化学方法制备石墨烯的生产工艺率先被具有慧眼的时任深圳清华研究院院长冯冠平老师看中,积极说服我把这项技术带回国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落户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后,得到了当地政府在各方面的鼎力支持,加速了创业成功。如果我仍留在美国创业,从环境、人力等因素来看,很难发展到如此规模。就连我的导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著名石墨烯领域学者rodroff教授来第六元素考察时都赞叹不已。

政府搭台、市场运作新尝试
 
短短二三年,像瞿研这样的海归石墨烯创新创业团队目前在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已涌入15个,集聚第六元素等石墨烯及相关碳材料企业20多家。那么,常州究竟是靠什么吸引力法则能够hold得住具有国际科研一线水准的石墨烯企业及人才呢?
 
常州市副市长王成斌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答道,“偶然之中有必然。常州多年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生态城市,以市场为导向,大力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走开放创新之路。我们一直都在关注跟踪国际、国内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选择引进不再是‘跟从’,而是与世界同步创新发展的高新技术,网络先进的企业和英才;再有,常州本身具有发展石墨烯产业的土壤,如良好的工业基础,在碳纤维、新材料等方面已有国内一流的产业基地。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在引进人才和项目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当常州在大海捞针引进人才时,刚好有二三个海外石墨烯团队进入视线,由于这个领域尚处于世界前沿,地方政府一时无法判断其离产业化有多远,但是若有项目被创投和企业通过甄别看中了,我们就决定来支持。”
 
在创新驱动方面,当地政府是如何发力的呢?王成斌说,“在创新初始阶段,投入大、风险高,这个时候政府鼎力扶持很重要,于是,2011年5月常州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由市、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三级财政共同出资5000万元成立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作为载体,采取集聚放大、协同创新的思路加速产业发展,并启动建设了世界一流的石墨烯科技产业园——常州市石墨烯科技产业园,打造‘东方碳谷’,其将成为江苏乃至国内最大的石墨烯产业协同创新应用示范园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牡丹江市林口县积极引进碳酸钙深加工企业 西宁建设钛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
福建明溪超细重质碳酸钙等8个重点项目开竣工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冀ICP备15025522号-1  |  冀公网安备130121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