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白粉和钛金属是钛开发利用的两大分支,钛白粉被许多发达国家列为关键化学品,是生产纸张、涂料和塑料等工业产品的重要成分。钛白粉生产有两种工艺,硫酸法因为高污染、高耗能常遭人诟病;而氯化法钛白几乎零排放,且品质、附加值更高,但核心技术常年被杜邦等欧美企业垄断。一方面是硫酸法生产的低端钛白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是高端氯化法钛白每年20万吨左右的进口需求,钛储量占全国95%的攀西试验区,钛白生产工艺如何布局?
据悉,10月27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首批重大科技攻关招投标结果公布。“我们发包的项目是10万吨氯化法钛白生产线。”10月31日,攀钢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陆平已经开始设计项目规划,他是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他办公室窗前有一张行军床,10年的攻关中,陆平常在这里休憩,斑驳的阳光洒进办公室,“项目终于见到了曙光”。
2007年,攀钢就有建设10万吨氯化法钛白生产线的计划,却在2012年卷入了一桩商业间谍案,攀钢输了官司,被指技术抄袭,氯化法钛白项目从此转入低谷,但基础研究一直在持续,渐渐掌握了氯化的核心技术。陆平介绍,目前国内只有锦州钛业公司拥有6万吨的生产线,如果攀钢的项目达产,将进一步巩固国产,打破国际垄断,“氯化法生产的高端钛白定价权在欧美几家公司手上,我们很被动”。
而氯化法由于生产工艺主要产生气体,如果氯气不发生泄漏,基本可以做到零排放。“氯化法钛白每吨平均比硫酸法多卖5000元。”攀枝花新中钛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英明无奈地说,由于氯化法对钛矿品位要求较高,又因为国外长期垄断技术,每年有20多万吨的氯化法钛白需要进口。英明把目光瞄向原料市场,“预计未来五年,将有60万-80万吨的原料需求”,随着攀钢等企业建设氯化法钛白大型全套生产线,氯化法在国内的市场前景一片明朗。英明说,攀西磁铁矿杂质多,“一方面制作精红石为氯化法提供原料,剩下的部分加工后用作硫酸法的原料”,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新中钛公司的发包项目是氯化钛白原料生产研究,将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攀枝花欣宇化工公司、攀枝花学院三方合作。英明说,目前产品的实验室生产已经成型,但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尚需科研和成本投入。氯化钛白原料生产研究项目获得了省财政40%的经费支持,多方借智下,项目有望在2-3年内完成。
氯化法钛白领跑国际钛白市场,中国正在追赶世界的脚步,那么坚持硫酸法有没有必要?
“在中国钛白市场上,硫酸法是相对成熟的工艺,而且最适合攀西磁铁矿。”侯盛东对硫酸法钛白感情很深,此次他担任硫酸法钛白清洁生产工艺与关键技术项目的负责人。
氯化法钛白几乎零排放,是因为生产中使用的氯气循环一圈后可以重回生产线,但是硫酸法使用的硫酸循环一圈后由于浓度太低只能废弃,过程中使用的蒸汽也因为压力不够被白白排掉。去年开始,钛白粉市场产能严重过剩,硫酸法钛白每吨由高峰期的2万元,降到1.3万元左右,而生产成本高达1.2万元左右,“机器一转就赔钱”。环境、成本形成双重压力,侯盛东从废物上找“赚点”。
11月21日,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质量部副部长侯盛东开始构思项目实施细节,三周前,公司拿出有关硫酸法钛白清洁生产工艺的项目参与招投标,“现在合同已经拟好,只等对方单位确认,项目就可以启动了”。此次招标的硫酸法钛白清洁生产工艺与关键技术项目,把液态的废酸再利用,固态的硫酸亚铁还原成铁用于炼钢,再把过程中产生的蒸汽浓缩。“这三样都做到了的话,估计每吨成本能减少200-300元”。
虽然只占总成本的5%左右,但侯盛东说,一方面,“技术成熟后在行业内推广转让”,另一方面,整套技术能降低能耗60%左右,大大减少污染。
招标项目中蒸汽高效浓缩技术困扰项目组多年,提出招标分包时,侯盛东心里也在打鼓,“能提高的我们都提高了,还有降耗的可能性吗?”意外之喜,来自于一家江苏的公司,“他们提出用海水淡化中使用的一项技术来压缩蒸汽,这个是我们不熟悉的领域,如果自己想肯定不会想到”。合同将在近期敲定,我国硫酸法钛白清洁生产的技术的突破将对我国钛白粉生产两个“法”起到互补的市场作用,利于我国钛白粉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