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让供应商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从容豪迈写春秋——浙江有色地质矿产勘查院坚持地质找矿纪实

   2014-08-16 本站admin12920
核心提示:微粉网讯:古越大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活跃着一支平凡的地质勘查队伍——浙江有色地质矿产勘查院。59年来,这支队伍以天作被、以地为床,风餐露宿,披荆斩棘,于平凡中见卓越,创造了非凡业绩。作为浙江省有色金属地勘局的下属单位,浙江有色地质矿产勘查院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是单位主业”作为基本定位,事业经费全部用于地质工作,地勘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59年来,该院累计勘查各类矿床(点)1000余处,累计探明
    微粉网讯:古越大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活跃着一支平凡的地质勘查队伍——浙江有色地质矿产勘查院。59年来,这支队伍以天作被、以地为床,风餐露宿,披荆斩棘,于平凡中见卓越,创造了非凡业绩。

  作为浙江省有色金属地勘局的下属单位,浙江有色地质矿产勘查院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是单位主业”作为基本定位,事业经费全部用于地质工作,地勘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59年来,该院累计勘查各类矿床(点)1000余处,累计探明大型矿床10个、中型矿床23个、小型矿床102个,累计探明铁资源储量7293万吨、铜金属量28万吨、铅锌金属量100万吨、黄金金属量10.91吨、白银金属量2231吨、萤石资源量1245万吨,探明并提交开发利用的代表性矿产有浙江省最大的铁矿——绍兴漓渚铁矿(铁矿石量7468.1万吨)、最大的铜矿——绍兴平水铜矿(铜金属量197686吨)、最大的银矿——天台大岭口银铅锌矿(银金属量871吨),此外还有诸暨璜山金矿、嵊州毫石银矿、富阳东坞山银铅锌矿、德清萤石矿等。

  在这些光鲜亮丽的数字背后,凝聚着该院一代代地质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和大写的地质情结。正是这一代代地质人心怀梦想、埋头苦干,才能让他们在风雨中从容豪迈。

  广纳贤才促发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和其他单位一样,浙江有色地质矿产勘查院也陷入了低谷,地质人员各奔东西,独立谋生转产创业者众,在岗的地质技术人员寥寥无几。《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出台后,为了尽快扭转地质专业人才捉襟见肘的被动局面,该院一方面除了招纳回部分有志的老将,比如时任监理公司经理的陈齐刚、天津分公司经理杨济民以及温州分公司经理郑士河等,还向社会公开招聘吸纳了矿勘院原院长范效仁博士、现总工张国全博士等。同时,他们每年还深入各地质院校招收应届毕业大学生,强化队伍建设。如今,该院已拥有了一支72人的高素质队伍,其中教授级高工3人、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18人、助工19人,覆盖地质勘查、钻探、岩矿鉴定、采矿、选矿、测量、计算机等专业,基本能满足各类技术工种的需求。

  队伍建成了,但还需要把这支年轻的队伍迅速打造成一支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备市场开拓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经过研究讨论,他们首先制定了“师徒制”快速成才法。一位师傅带三到五名徒弟,根据地质工作开展流程,从最基本的地质常识做起,手把手地教,直到每位徒弟都能独立担当、合格地完成一个新的地质勘查项目。其次,他们按学徒数每年拿出一定的专项款作为师傅的培养费,但条件是师傅必须在两年内带出合格的学生。

  事实证明,只要在制定制度时尊重职工,倾听职工的意见,就会收到良好的效应。如,临近退休的资深地质工作者马正平身边天天围着一大帮年轻人问这问那,而马正平总是有问必答,不厌其烦,还常常加班加点地帮助年轻人解疑释惑;已经退休的高级工程师张国槐,已退居二线的原副院长、教授级高工杨平舒等都甘为年轻人做垫脚石,且无怨无悔。

  正是有了这批老地质队员的言传身教,该院在“浙江省地质系统年度专业地质技术大比武”中才屡屡获奖;正是有了这批老地质队员的倾囊相传,才有了该院当今的兵强马壮,涌现出了一批年轻学科带头人。

  赵神祖,2008年7月毕业于长安大学,资源勘查专业,同年受聘至该院,目前正在攻读“中国地大(武汉)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班”。赵神祖谦虚好学,仅仅在浙江天台下辽矿区锻炼了两年时间,该院便对他委以重任,让他承担《浙江省新昌县后岸银矿区I-2号矿体勘探》项目的勘探工作。接到任务后,他刻苦研习矿区的地质情况,并向多方专家请教,同时不囿于前人的工作思路,大胆创新,制订出了一套新的找矿方案,银储量从前人提交的100吨扩大至280吨。

  张国全,2008年8月毕业于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产勘查专业,博士学位,同年受聘至该院。他言传身教,常常与年轻人探讨一些具体的地质问题,也常常向地质老前辈们请教。他凭借自身深厚的专业功底和钻研精神,于2012年编写了《浙东火山岩区银铅锌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成矿预测》地质专著。该部专著对浙江东部火山岩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2013年,年仅36岁的他被任命为该院总工程师。

  灵活的激励机制,“唯德”“唯才”的用人机制,鞭策着该院每一位年轻人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踏实走好每一步。

  健全机构保顺畅

  随着队伍的日益壮大,该院承接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仅2013年一年,就承担实施了各类矿产资源勘查项目95项,其中局自有勘查项目7项,政府财政投资项目4项,社会投资勘查项目8项;钻探施工量2万多米。为了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该院按工作内容设立了3个“所”:一所承担局自主矿权项目,二所承担中央、省财政项目,三所承担地质技术服务性项目。

  任务明晰了,各所根据工作区域又设立了若干个项目部。凡涉及该院项目实施的所在地,均就地设立办公基地,所有的项目人员吃住都在一线。据了解,该院已设立了临海铜铅锌多金属基地、衢州铜铅锌多金属基地、诸暨马剑1∶50000区调基地、诸暨店口琴坞银铅锌多金属基地、绍兴漓渚铁矿深部及外围勘查诸暨店口基地、新昌后岸银铅锌多金属基地、临安火炉岭铅锌多金属基地等。

  实践证明,在项目实施地设立办公基地,不仅能够让地质工作者摸透山里的每一类地质现象,科学地收集到野外第一手资料,而且还能够锻炼出一批人才成长。

  据了解,该院每年都会录用一批地质类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了让他们有个良好的适应期,熟悉野外地质工作流程,完成“学”至“用”的角色转换,每年新员工入职时,都要安排他们到基地进行一个月的专业技能培训。

  在临海基地,记者就看见了这样一个场景:盛夏时节,骄阳似火。仓库旁边的空地上整齐地摆放着三排长长的岩芯箱,里面排满了岩芯,十几位实习生正围着岩芯箱,或用地质锤敲砸岩芯以观察新鲜面,或用放大镜仔细地研究岩性结构,或用尺子丈量裂隙面的角度,项目负责人吴跃峰正拿着一块标本认真地讲解着……相信过不了几年,这批实习生就能够独挑项目重任。

  苦练精兵强队伍

  地质项目的实施,既要遵循严格的工作流程,更要突出科学的严谨性。为了保证每个技术细节不出任何纰漏,该院制定了“月例会学习制度”,当项目开展到一定阶段,指定时间、提供平台,聚集全体技术人员,对各个项目进行会诊,以整体的技术力量来保证每一个项目的质量。

  他们一般是先由项目负责人在台上详细介绍归口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矿区区域地质概况、前一个月的工作思路、目前工作开展的程度和已经取得的成果以及当前碰到的棘手问题等。介绍完后,其他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直到达成统一意见。技术人员在屡次切磋中,既拓宽了个人的知识面,同时也一步步夯实了单位的技术根底。

  矿勘院二所所长李润豪是该院的年轻骨干。2012年,他承接了“诸暨测区1∶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这是浙江有色局创建以来首次承担的区调项目。区调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与大家所熟悉的矿调有着较大的差别,而且面积广、时间紧。要按时按质完成这样大型的项目,除了与省专家保持密切联系以取得技术指导外,每周例会制度便成了李润豪取得胜利的战术武器。每周,他会准时在诸暨马剑区调基地召开研讨会,听取工作汇报,共同研习资料,在一天天的积累中逐步提高技术水平……

  这种高效创新的例会制度,加之实践中的持续磨练,才造就了今天这只敢于亮剑的矿勘院年轻的区调队伍。如今,该所的小伙子们基本掌握了区调的技术要领,已能够独立开展各项工作。

  为了消除项目负责人在专家项目评审现场的“不善言词”和“紧张”心理,该院还制定了形式类似于月例会学习制度的“项目评审预演练制度”、“原始资料展评活动制度”……这些工作的开展,凝聚了单位员工的集体智慧,形成了矿勘院强悍的战斗力。

  凝心聚力铸辉煌

  59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从婴儿到花甲老人的过程,几乎是他的一生。而对于浙江有色地勘局勘查院来说,是从贫穷走向富强的59年。59年的风雨历程,通过一代代地质人自强不息、埋头苦干,无论在国家建设项目上,还是在地方经济的服务上,每一次历史突破,都凝结着地质队员的辛劳和智慧:

  ——“浙江省绍兴县漓渚铁矿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2006~2009)项目是国家财政项目,探明铁矿石资源量(333+3341)1170万吨,其中333铁矿石资源量875.15万吨;发现了4个独立的锌矿体和3个钼矿体;完成钻探3076米、坑探2436米。该项目的突破,可延长矿山开采周期8年,稳定职工就业711人。

  ——“浙江省天台县南屏乡下辽矿区铅锌矿详查”(2008~2010)项目,探获(332+333+3341)铅+锌金属量32万吨、伴生银130吨,获得重大突破;完成钻探8058.2米、坑探725米,已达到中型规模,矿体规模与品位具有寻找大型矿床的远景。

  ——“浙江省诸暨市山岔岭矿区萤石矿详查”(2012~2013)项目,探获萤石资源矿石量(332+333)878.41千吨,氟化钙矿物量406.23千吨,品位52.56%,已达到中等规模;完成钻探6929.05米。

  ——“浙江省新昌县后岸银矿区I-2号矿体勘探”(2010年10月~)项目,迄今已探明银金属量280吨,完成钻探15000余米,已达中型规模,有望成为大型矿床。

  ——“诸暨测区1∶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两幅联测)”项目是2012年浙江省重点资金项目,测量面积895平方千米,将历时3年。该项目是基础性地质调查项目,填补了浙江有色局有史以来该类项目的空白。

  与此同时,该院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履行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与制定了浙江省“751”找矿战略行动,确定了“重点开展7个重点勘查区地质找矿工作,开展漓渚铁矿、平水铜矿等5座老矿山深部及外围接替资源勘查,支持省内企业‘走出去’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的行动方向,努力实现重点勘查区、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重大突破,形成一批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初步建立了浙江省优势矿产资源储备体系。

  ——参与制定了《浙江省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事故防范体系手册”》,从规范基础管理着手,明确了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对地质勘查施工作业进行了安全标准化,提出了“野外作业个体防护装备”的具体要求,规定了应急管理预案,细化、规定了各类记录表的格式。

  ——参与完成了《嵊州市矿产资源规划》、《丽水市矿产资源规划》、《诸暨市矿产资源规划》、《绍兴市城市地质调查》、《绍兴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1年~2015年)》、《三门县矿产资源规划》、《上虞市矿产资源规划》等的设计工作。

  ……

  奉献为谱,荣誉为词。“全国模范地勘单位”、“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先进集体”、“浙江省地质找矿工作先进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奖”等荣誉接踵而来,它们赋予了组织和人民对该院的信任和期盼,它们凝结着地质人的汗水和全院对找矿突破的信心和决心。

  回首走过来的岁月,浙江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副局长张根红感慨万千:“浙江有色金属勘查院59年的发展历程,始终彰显着一代代地质人心怀梦想、埋头苦干、奋发进取的精神。正是这种赤诚精神的支撑,才能在曾经的风雨中从容豪迈。”

  “有寒冬就有暖阳,有黑暗就有光明。在机遇面前,我们不松手;在挑战面前,我们不撒手。勘查院全体员工正以创新进取的阳光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充分展示坚强的决心和信心。”浙江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勘查院院长陈齐刚说。

  据了解,在新的时期,该院制定了宏伟的发展蓝图:以服务社会公益事业为己任,全力推进传统地质技术服务向纵深发展;发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长,在“五水共治”中建功立业;研究开发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海洋地质工作,为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当好“先行官”;争取在页岩气等气体矿,地热、浅层地温能等液体矿的地质新领域取得突破;争取在攻深找盲中找大矿、富矿、名特优矿,扩大找矿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陈齐刚表示:“我们将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牡丹江市林口县积极引进碳酸钙深加工企业 西宁建设钛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
福建明溪超细重质碳酸钙等8个重点项目开竣工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冀ICP备15025522号-1  |  冀公网安备130121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