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让供应商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国内部分化工子行业大面积限产停工

   2015-10-23 本站admin33360
核心提示:华东与西北地区离子膜烧碱价差  上周化工品价格跌多涨少。上涨品种以合成氨为原料的部分碳一产品(硝酸、三聚氰胺)和石化原料烯烃以及相关衍生产品为主。下跌品种则集中于化纤原料,其中粘胶和聚酯产业链跌幅最大。由于大宗原料价格高位运行,终端需求无明显改善,目前部分供需形势较差的化工子行业再次出现大规模限产停工。后期需要观察供给收缩的力度,而需求端的最大变量依旧来自于房地产。  化纤PTA产能大面积检修  近期纺织原料跌价主要是行业供需受到多重冲击所致。首先,外需不振,纺织主产区江浙织机负荷指数维持在60%低位运行
华东与西北地区离子膜烧碱价差  上周化工品价格跌多涨少。上涨品种以合成氨为原料的部分碳一产品(硝酸、三聚氰胺)和石化原料烯烃以及相关衍生产品为主。下跌品种则集中于化纤原料,其中粘胶和聚酯产业链跌幅最大。由于大宗原料价格高位运行,终端需求无明显改善,目前部分供需形势较差的化工子行业再次出现大规模限产停工。后期需要观察供给收缩的力度,而需求端的最大变量依旧来自于房地产。  化纤PTA产能大面积检修  近期纺织原料跌价主要是行业供需受到多重冲击所致。首先,外需不振,纺织主产区江浙织机负荷指数维持在60%低位运行。其次,棉花年度收储临时价格低于预期。此外,印度棉花限制出口政策仅1周就夭折,使得棉花价格上行缺乏催化因素。棉花在纺织原料中具有价格标杆的地位,春节后化纤价格上行已经隐含了对棉花价格乐观预期,预期落空使得大部分纺织原料价格缺乏支撑而快速下行。  与此同时,受原油价格高位运行的推动,化纤原料的上游乙烯、PX、己内酰胺等基础单体/原料价格持续上行,进一步挤压制造企业的利润。  纺织原料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聚酯产业链,目前无论是PX-PTA价差还是PTA/MEG-PET-涤纶价差都显示全行业处于微利或亏损运行。相关上市公司多为PTA-PET-涤纶短纤一体化企业,虽然成本低于理论测算值,但盈利空间较去年同期低80%以上是确定的,需要关注相关公司一季报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  由于PTA行业集中度高,单一企业对边际供给影响较大,行业内容易在限产上达成共识。据不完全统计,亚洲地区3-4月已公布检修计划的PTA产能合计达1195.5万吨,占去年亚洲PTA总产能4370万吨的27%。此外,原计划于今年投产的1150万吨新增产能也部分延期投产。  目前,纺织原料需求已基本见底,外需虽然短期难以改善,但随着内需占比提升,外需的边际影响将逐步减小,而供给端将于3、4月份大幅收缩,将推动短期价格反弹。2012年聚酯一体化企业将在量和价上不断竞争博弈,行业缺乏趋势机会,但存在限产之后的交易性机会,相关公司包括荣盛石化、恒逸石化、桐昆股份、珠海港。在PTA-PET价格下行的大背景下,需求受纺织冲击较小的涤纶企业存在业绩改善的空间,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尤夫股份、海利得。  PVC以“碱”养“氯”或将终结  近期部分氯碱企业已公布2011年年报和2012年一季报预告。以目前情况看,预计行业将连续两个季度全行业亏损。目前PVC价格低迷是受到地产投资预期和华东地区以“碱”养“氯”的影响,前者负面因素未完全消除,但华东地区以“碱”养“氯”或将终结。  首先,PVC终端需求70%以上来自房地产。从最新数据来看,实际地产需求受到保障房支撑仍维持中性增长,但新开工和土地成交等领先数据显著下滑,可以预见未来来自房地产的需求将继续下滑。  其次,东南沿海地区以“碱”养“氯”很难持续。  2011年由于日本地震导致区域性烧碱供给减少,我国液碱出口增长57%至162万吨,由于烧碱具有较短的销售半径,受益者主要是东部地区高成本氯碱企业。从跟踪的东西部烧碱价差来看,去年全年折纯价差高达1000-1200元/吨,按照PVC和烧碱联产1:1大致估算,华东地区的PVC价格隐含烧碱千元以上的补贴,这也是东部高成本氯碱装置在大幅亏损的情况下维持开工的原因。而随着日本供给恢复和东南亚烧碱需求的常态化,华东地区的烧碱价格很难获得支撑。近期华东地区的烧碱价格和东西部价差已开始回落。  成本端电石和乙烯上行趋势确立,一体化企业静待价格反弹。2月份PVC产能利用率不到60%,作为产能过剩行业,其短期价格还受到原料成本的影响,原料涨价直接改变行业产能成本结构,进而提高边际成本。近期,一方面上游乙烯价格受到原油价格推动,乙烯法PVC成本大幅提高,拥有乙烯法东亚定价权的日、韩和台湾厂商近期上调4月份PVC报价3%-4%,进口价格上行将逐步推升国内价格。另一方面,国内6成以上电石法的原料电石来自于西部(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受到电力成本压力、西部部分省份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影响,电石行业于2月开始大规模停产,电石价格显现上涨苗头。我们认为未来两个季度并不是确定性盈利恢复的时点,但区域性的亏损和限制却是西部一体化企业加速替代高成本产能的机会,相关公司包括中泰化学、英力特、内蒙君正。(中国证券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冀ICP备15025522号-1  |  冀公网安备130121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