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落地生根还需从源头抓起
近年来,随着电商、快递等新业态的发展,我国塑料餐盒、塑料包装等的消耗量迅速上升。有专家认为,塑料垃圾过多过滥所带来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人类未来的生存发展。近日国家发改委在官网上开设了“我为塑料垃圾污染防治建言献策”专栏,哪些消费场所和商品应该限制或禁止使用塑料制品,哪些替代品具备推广应用的条件,应该如何规范塑料制品的使用,发改委邀请公众提出意见和建议。
“限塑令”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之所以国家在10年前出台“限塑令”,是因为普通塑料袋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大量填埋会污染土地,容易引起土壤板结;如果焚烧会产生二噁英、含苯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回收时清洗环节还会造成水污染。而且每生产1吨塑料,需消耗3吨石油,对紧缺的石油资源耗费巨大。
要想让“限塑令”制度真正落地生根,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改变公众的消费行为是首当其冲的,但事实也说明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大力推行的垃圾分类一直止步不前就是一个例证,早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塑料袋更是如此。因此,无论是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还是在市场进行监管,都属于末端的治理模式,可能最终也是费力不讨好。末端治理不如将控制的关口前移,从源头上进行严控。这就需要国家下大力气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继而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予生产环保塑料袋的企业以补贴,将环保袋的价格真正降下来。另外,通过加大税收的方式,将经营者销售塑料购物袋的超额利润纳入环保专项基金,用于奖励限塑较好的组织、个人,起到正向激励作用。
来源:慧聪塑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