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幼儿补钙,应首选钙含量高、肠胃易吸收、安全性高、口感好、服用方便的钙制剂。
1. 含钙量:无机钙>有机钙
无论哪一种钙制剂,本身只是“钙元素”的载体,机体所需要的只是其中的“钙元素”,因此关注不同钙剂的含钙量是很重要的。
2. 生物利用度:有机钙>无机钙
钙剂提供的钙量并不等于我们实际吸收的钙量,因为影响钙剂生物利用度的因素很多,包括年龄、剂型、摄入量、胃酸量等。通过研究表明,单一钙剂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率没有明显差异,多在30%-40%左右。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机钙水溶性较低,在体内需要经过胃酸的解离后形成钙离子方可被人体吸收利用。对于各器官发育尚不健全的婴幼儿、儿童而言,胃肠刺激性大,生物利用度较低。
有机钙的水溶性更好,不需要胃酸酸化就可被小肠吸收,对胃肠的刺激较小,提高了人体对钙的吸收率。
3. 安全性:有机钙>无机钙>生物或矿物源性钙
生物或矿物源性钙以牡蛎壳、扇贝壳、骨骼、化石等为原料,可能污染或混杂铅、汞、镉等有害元素,长期服用的话可能发生潜在的重金属中毒。因而选用时应以纯天然矿物优质碳酸钙或无污染养殖的动物骨等作钙源为佳。
无机钙需消耗大量胃酸才能溶解,对肠胃道的有一定的刺激性,比如碳酸钙制剂会引起打饱嗝、便秘,胃肠功能弱、胃酸不足或者胃酸缺乏者并不太适合这类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