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让供应商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化学工业:由大变强 稳步提升

   2012-09-07 本站admin13460
核心提示: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性产业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化工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行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农药,日常生活中从洗发水到电脑外壳,从医药产品到装修涂料,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工产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说,近10年来我国化工工艺、技术创新突飞猛进,行业结构调整效果显现,化工行业正朝着“环境友好”和“低碳经济”的方向,努力实现由化工大国到化工强国的转变。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性产业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化工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行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农药,日常生活中从洗发水到电脑外壳,从医药产品到装修涂料,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工产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说,近10年来我国化工工艺、技术创新突飞猛进,行业结构调整效果显现,化工行业正朝着“环境友好”和“低碳经济”的方向,努力实现由化工大国到化工强国的转变。  结构调整迈大步  10年间,化工行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持续加快,传统高能耗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下降,产品结构正逐渐趋向功能化、差异化和高端化,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我国化学工业已形成了包括基础化学原料、化肥、农药、专用化学品、橡胶制品在内的约45个重要子行业,可生产6万多个(种)产品,产品涉及国民经济各领域。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我国化学工业已成为基础完善、门类齐全、大中小企业配套、技术管理水平先进、主要产品和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的战略基础产业,在国际化工界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10年来,我国化学工业取得长足发展。2011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2.41万家,从业人数约508万人,实现总产值6.62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一。“这10年间,化工行业产值、利润、投资、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都在20%以上,是历史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赵俊贵告诉记者。我国主要化学品的消费量从2005年的2.32亿吨增长到2011年的3.97亿吨,年均增长9.5%;主要化学品的产量从2001年的1.53亿吨增长到2011年的4.18亿吨,年均增长10.6%;有20多种大宗化工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氮肥、磷肥、纯碱、烧碱、硫酸、电石、农药、染料、轮胎、甲醇等排名世界第一。  10年间,化工行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结构调整的步伐持续加快。首先,化工行业经济增长的结构明显优化,传统高能耗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下降,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比重上升。2010年,无机化工原料产值占化工行业比重的4.4%,比2005年下降两个百分点;化肥行业产值比重为11%,下降3个百分点。2010年,专用化学品产值占化工行业比重达25.5%,比2005年大幅提高7个百分点。其次,化工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10年,我国离子膜烧碱比重达到59.7%,比2005年提高30.2个百分点;轮胎子午化率46.8%,比2005年提高2个百分点;高浓度磷复肥比重达到76.6%,比2005年提高16.2个百分点;产品结构正逐渐向功能化、差异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  在产品结构进行调整的同时,化工行业的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2011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行业投资增速同比分别达34.0%和24.1%,均快于东部地区增速,中西部地区投资占行业总投资的比重达51.8%。中西部地区主要化工和石化产品比重稳步提高。  2011年,中西部地区硫酸产量占全国比重达76.6%,较2005年上升8.7个百分点;纯碱和烧碱产量比重分别达49.8%和47.2%,较2005年上升11.9和9.8个百分点;化肥产量占比达78.5%,较2005年上升8.2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增后劲  化工行业加强关键技术和大型成套装备研发,提高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预计到2015年行业科技投入将达到销售收入的1%以上“化学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告诉记者,技术创新作为实施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已经越来越被企业重视。过去的10年中,全行业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4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80项;取得行业技术发明奖116项,科技进步奖1160项,MDI制造技术与装备、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10年,是行业科技成果最为丰富的时期。特别是在新型煤化工技术、新催化技术、新分离技术、生物化工技术、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新型环保与节能技术等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赵俊贵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内首套HT-L粉煤加压气化炉和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等技术开发成功,打破了国外煤制气技术的垄断;生物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法脱除炼油化工生产废水氨氮等技术的突破,把我国污水治理推向新的高度;一批循环经济技术、低碳经济技术的开发应用,为“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提前完成,作出重要贡献。此外,我国化工行业大型装备自主化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我国乙烯关键设备自主化水平大幅提高,百万吨级乙烯装置自主化率达85%以上,30万吨合成氨、50万吨尿素装置自主化率达94%以上。  与此同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取得新进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10年前,化工行业各技术机构没有一家承担ISO国际标准秘书处工作,也没有提交过国际标准提案。如今,化工行业相关标委会已相继承担了4家ISO标委会国际标准秘书处的工作并得到ISO相关成员国的认可。近年来,提交ISO标准提案7项(5项已获批立项),参与制修订ISO标准11项,其中由全国塑料标委会负责起草的《聚烯烃材料稀溶液黏数测定》国际标准已正式出版。  节能减排显成效  我国扎实推进化学工业污染物减排工作,成果显著,2010年化学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05年累计降低35.8%   “化工行业节能工作不仅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更提高了全行业节能意识,遏制了能源消耗强度大幅上升的势头,成为全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大亮点。”赵俊贵说,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化工行业以较低的能源消耗增长率支撑了行业较高的增速,能耗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2000年开始,化工行业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加快采用新技术,从2001年到2010年的10年间,全行业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了8.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了7.8%,氨氮排放量下降了61.2%,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行业特征污染物排放量均大幅度下降,为“十二五”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期行业减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重点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的同时,全行业废水、废气达标排放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处置率也得到大幅提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用水重复用水率、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氮氧化物排放达标率、烟尘排放达标率、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均比2000年提高了10余个百分点。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11年,全行业综合能源消耗4.45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22.3%,增幅比同期全国能耗增长率低34.5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85吨标煤,比2005年累计下降44.6%。(中国经济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冀ICP备15025522号-1  |  冀公网安备130121020000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