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与能源,国之大者,历来是党中央高度重视与领航的中心工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解谋划国家能源事业中长期发展,创造性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具体的变化和成效这篇文章里有详尽的描述,读来让人甚觉分明。
作为能化领域的权威媒体,我们亲眼见证了这十年来国家能源事业每一小步以及整体一大步的发展;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全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已多年保持在80%以上;能源消费清洁低碳转型持续加快,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26.2%,到2021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25.5%;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和消纳均领先世界……除此之外,这十年我国能源体制机制改革也在稳步推进,能源国际合作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与亮点。
纵观十年接续奋斗,我们获得了一条基本经验,即国家能源事业要迈向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全面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建设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全面深化能源体制改革释放市场活力,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这条基本经验,来自于对自我奋斗目标的标定、对自我现实问题的审视,体现了以“我”为主的坚定与务实,因此不应随着外部环境一时的变化而迁移。
尽管取得可喜进展,但新情况、新问题也在期待能源工作新思维、新举措。正如文章所指出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内外环境剧烈变化且错综复杂,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毫无疑问要求我们的能源工作既坚持基本经验,一脉相承,又要与时俱进,在创新中演进。
针对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度调整,能源消费重心东倾、生产重心西移的新情况,全方位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无疑就是当务之急。从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视角来看,目前我国油气资源短板仍然突出,在国际油价因地缘政治事件频发而大幅波动的背景下,时显局促。因此,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提升战略储备能力、加强油气领域的国际合作;同时要发挥煤炭主体能源和“压舱石”的作用,加快建立煤制油气产能和技术储备,多措并举增强油气供应保障能力。
针对能源供应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需要我们既立定传统能源、又紧盯新兴能源,既立足现实、又瞄准未来,又稳又快地谋划好国家能源发展的一局大棋。当前正处于能源由传统向新兴转型的关键机遇期,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依然占据能源的主体,但风、光、核、生物质能等新兴能源发展势头澎湃,显示出主导引领未来的良好态势。不动,有可能错失未来;动得太快转弯太急,又有可能翻车栽跟头。这个平衡与节奏务必要把握好、拿捏好。
绿色低碳已经成为能源发展的主旋律,而“十四五”又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据此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消费还是要合理控制,新能源还是要大规模发展,能源的转型任务更加紧迫。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的目标,必须如期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必须持续抓好,先进绿色煤电技术还是要发展,现代煤化工也要适当规划布局。能源消费需要同步转型升级,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持续推进工业领域的节能降耗工作,并加快绿色电力消费。
此外,顺应创新引领变革发展的突出作用,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需要更加强化。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能源领域既是重点亦是热点。确保能源安全、引领能源科技浪潮,需要我们继续以技术驱动油气增储上产,目前国内西部地区以及海上油气的勘探潜力依然很大,页岩油气、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也需要加大攻关力度;需要我们深耕钻研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在现代煤化工的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上蹚出更多的新路子;需要我们在新能源、非常规油气、智慧能源、新型储能、氢能等新兴能源技术上加快创新迭代,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创新上都要力求更大作为;需要我们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抢抓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浪潮。
到“十五五”末助力我们国家碳达峰,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能源体系,到2060年支撑国家碳中和,是我国能源事业发展几大关键节点性使命。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牢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能源科技创新与体制变革、始终立于世界发展潮头,如此,高质量的能源工作就一定能不负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宏伟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