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胶可分为天然乳胶、合成乳胶、人造乳胶三大类:天然乳胶是从有一定树龄的橡胶树,在规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切口割胶时流出的液体,呈乳白色,固含量为30%~40%,橡胶粒径平均为1.06微米。为防止天然乳胶因微生物、酶的作用而凝固,常加入氨和其他稳定剂。合成乳胶一般通过乳液聚合制得固含量为20%~30%的合成胶乳,如聚丁二烯乳胶、丁苯乳胶等。人造乳胶是一种非乳液聚合的橡胶乳胶,通过向溶液聚合生成的胶体中加入水和表面活性剂,使橡胶微粒分散于水中,然后蒸除溶剂制得。
近年来,天然乳胶的价格不断上涨,造成乳胶制品成本增加。而通过把填料加入到乳胶制品中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乳胶制品生产成本。碳酸钙由于其来源广、价格便宜、无毒环保的特点,成为乳胶制品填料的首选。
但是,经过超细化的重质碳酸钙比表面积较大、比表面能高,存在粒子团聚问题,直接应用效果不好,因而需要进行表面处理才能保证其在乳胶中的使用稳定。
用原生初始平均粒径2.2μm的超细碳酸钙制备质量分数为 12%的超重质碳酸钙浆料,将不同用量的六偏磷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高分子分散剂 H34、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 N5040和钛酸酯类偶联剂311加入其中,以 2500r/min 的高速砂磨机砂磨 20min,制得用不同分散助剂处理过的超细重质碳酸钙分散液,一部分烘干储存一段时间后的平均粒径如表一。
同时把用氢氧化钠溶液把20ml分散好的超细重质碳酸钙分散液调PH 为 11 的环境用来做沉降实验,结果如表二。
结合表一和表二可以看出,以上几种分散剂,经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处理后的超细重质碳酸钙分散液分散稳定性最好。
把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处理过的超细重质碳酸钙加入乳胶制品中,不同用量的超细碳酸钙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趋势变化如图1。
超细重质碳酸钙加入乳胶制品中,乳胶制品的拉伸强度随着超细重质碳酸钙的加入量的增加先减小后逐渐增加然后又减小,在超细重质碳酸钙加入量到8%时有一个最大值,说明表面处理的超细重质碳酸钙对基体的作用有一个饱和平衡的状态。所以超细重质碳酸钙加入量 8%为工艺较优点。
超细碳酸钙作为乳胶产品中重要的降低成本填料,经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表面处理后,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的情况下用量可达8%,可最大限度的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