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间,中国无机盐工业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转变时期。全行业从生产规模小、企业分布散、技术装备落后,发展到具备相当产业规模和基础,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基本可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工业体系,我国也成为世界最大的无机盐产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目前,我国无机盐产品每年的总产量达5400万吨,销售收入1950亿元,实现利税403亿元,产品出口量达到1524万吨,出口金额203亿美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2.78倍,3.76倍,4.37倍,1.46倍和7.79倍。 氯化钾、硫酸钾是主要的无机盐产品,也是三大化肥产品之一。长期以来,中国钾肥产不足需,对外依存度高,造成中国农业氮、磷、钾施肥比例失衡。10年来通过全行业的努力,中国在钾盐成矿理论、找矿技术和大型钾肥生产企业建设上实现了突破,不断有大型钾矿被发现和开发,使得氯化钾、硫酸钾产能和产量大幅度增长。2001年中国钾肥产量只有39.5万吨,2010年则达到420万吨,2001~2010年期间年均增长率达到26.7%。中国进口氯化钾占当年表观消费量的比重,由2001年的90%以上降低到2010年的43.6%,国产钾肥的自给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建成了青海察尔汗和新疆罗布泊两大钾肥生产基地,使得我国钾肥生产技术和单套生产能力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继加拿大、俄罗斯、德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能大规模生产钾肥的国家,有力地保障了我国农业稳产高产和粮食安全。 由于全行业的努力,10年间中国无机盐生产装备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主要无机盐子行业——磷化工生产技术有了快速进步。国产大型黄磷电炉普遍在行业内推广,实现了DCS控制,综合能耗低于进口电炉。湿法磷酸净化生产工业级及食品级磷酸已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副产氟回收生产无水氟化氢2万吨/年投入生产。发展高附加值精细磷化工生产技术,实现了磷化工与硅化工、煤化工、碳一化工、氯碱化工、建材等产业耦合共生。湖北三新磷酸有限公司打破了发达国家长期对我国脱氟磷酸钙的技术封锁,自主开发建成10万吨/年饲料级脱氟磷酸钙生产装置,成为世界上第二家单线装置规模最大的企业。 铬盐行业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钙焙烧法、钾系亚熔盐液相氧化法生产技术,利用自行开发技术建设的万吨生产装置经受了长期运转的考验。自主开发的碱溶氧化制铬酸钠技术,实现了全流程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量小,易于综合利用,实现了铬盐的清洁生产,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些技术标志着我国铬盐生产技术的飞跃,使我国重铬酸钠重污染的面貌得到根本转变。由于大力推进技术创新,10年来主要精细无机化工产品,如六偏磷酸钠、三偏磷酸钠、次磷酸钠、聚磷酸铵、白炭黑、分子筛、硅胶、氧化镁、氢氧化镁等产品年均增长率大于10%。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10年来我国无机盐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促进了西部无机盐生产的发展,使产业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特别是上下游关联产业组合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黄磷在水电资源丰富的云贵川颚四省开展了矿—电—磷—化优化组合,产业规模扩大、物流进一步合理,一些地区的产业群、产业带初步形成。矿—肥—盐结合,使饲料磷酸钙盐产能进一步向优势地区的优势企业集中。硅酸盐、磷化工、无机氟化物、钾肥及钾盐、氯酸盐、氰化物、过氧化物与上下游偶联、拉长了产业链,实现了资源有效利用、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提高了产业水平。 2010年全国铬盐生产企业由2006年的19家企业降至14家企业,平均产能由1.26万吨/年增至2.6万吨/年。白炭黑大于5万吨/年的7家企业占全国总产能的59%以上,氰化钠前3家企业产能之和占国内总产能的83%以上,二硫化碳前2家企业产量占国内总量的48%。轻质碳酸钙形成了河北井陉、江西永丰、浙江建德、广东连州四大生产基地。无机氟化物主要集中于河南、浙江、河北,其中焦作多氟多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5%以上。无机硅化物主要集中于山东、福建,其中山东的青岛、莱州、潍坊等地,产能和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0%左右。 10年来,无机盐行业通过企业大型化和生产集中度的提高,使产业布局得到了调整,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减少了污染源,中国无机盐行业整体实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化工报)